歷史的腳印_引導孩子認識時間---蒙特梭利雙月刊75期-閱讀報告

內容簡述:

    對幼兒來說,歷史教育似乎太過遙遠、艱深和抽象,但是蒙特梭利的歷史教育卻很聰明的將生活融入:從節日、從身邊某些物品的故事、從一張張充滿回憶與紀念的相片,於是,歷史不再難懂,藉著這樣的引導,發現歷史、感覺歷史、認知歷史。

 

重要觀點:

1.蒙特梭利的工作哲學中指出:兒童的工作是遵行自然法則,只為了建構自己為人,為了成長。並需靠自己獨立完成,無人可替代,並透過環境來改變自己塑造自己,並且能從工作中得到內在秩序的建構及樂趣。

2.蒙特梭利的工作哲學中也指出:工作是四肢與語言發展敏感期的主要特徵:雙手是認識世界的媒介;雙腳代表平衡的意義及真正的自由;舌頭代表說話;練習走路是下肢敏感。

 

個人省思:

    看到這篇文章時候,腦中浮現著竟然是蒙特梭利任教老師興奮的言表、閃耀不已內心激動的眼神。那是老師以自己女兒慶生的點滴,跟我們分享蒙特梭利文化教育的神態,一種驕傲的、欣慰的、神聖的面貌。在場所有的同學透過老師的描繪,似乎也一同參與了一場盛大的文化教育饗宴。

    時間真的很難教啊!在一般托幼機構中,這是讓老師很傷腦筋的事情。記得之前在托兒所的時候,幼幼班和小班的小朋友們,總愛把過去的記憶全部都塞在「昨天」;中班的小朋友看了綠豆的生長半天還搞不清楚時間的順序,還要老師請吃餅乾,從「完整的餅乾→吃一口的餅乾→吃光光不見的餅乾」導引,才看到他們對於「過去、現在和未來」有點似懂非懂的表情;大班的小朋友還在四季間不斷穿梭,去年、今年、明年似乎是不相干的「名詞」。

    但是在蒙特梭利的教育裏,這些都變得好平凡,「不過就是生活嘛!」般的簡單。蒙特梭利的教育讓孩子在每天的生活中體驗時間的流逝與變化,並用生命經驗和觀察生活周遭的現象與奧妙,從而了解生命的成長與環境的變化。這篇文章談到了為了讓幼兒發現時間的長度,將一般的「週循環月曆」,變成長形的「線形月曆」,幼兒透過視覺可以具體了解時間的長短與變化,再循序漸進的進展到一天的時間線與成長時間線,因而進入歷史的教學。

      我想,沒有甚麼教學比這樣的生活化感受更直接和震撼。想想看捧著地球儀繞行月份卡的悸動,那已經超越教育層面,而是更深層對自我的認識與肯定:「我是____,我誕生在地球上___,繞行一圈表示地球繞太陽一周需要12個月,繞一圈就長大__歲。我今年__歲,我要繞___圈……。」這是一種對生命的無與倫比的禮讚,也是將所有蒙特梭利的感官、日常生活、數學做了最完整的結合。若沒有日常生活的訓練,怎能平衡無誤的捧好地球儀繞行;若沒有做過感官的練習,顏色如何辨別;若沒有經過數學的洗禮,又怎能將所有月份數出;若沒有受過語言的教育,又怎能清楚的說明;若沒有認識文化和這些種種的反覆練習,又怎能有這麼宏觀慶典,真的深深為之著迷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芽芽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